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揭秘德华沧口缫丝厂:青岛最早的轻纺企业

  1902年,德华沧口缫丝厂设立,成为青岛最早的轻纺企业。

  德国人为什么要在沧口设立缫丝厂?据《胶澳发展备忘录》记载,德国人认为在其殖民地“引入丝绸工业在国民经济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”,而便捷的交通条件也是其选址于此的原因之一,胶济铁路既保证了原材料的输入,又可将产品通过港口快速销往欧洲市场。

  德华沧口缫丝厂最初使用胶东野生蚕茧生产成卷蚕丝,但因产品抗压力不足,销路不畅,其后试用了辽东出产的野生蚕茧,才获得成功。之后,该厂又从意大利、法国引进优良蚕种,廉价售给胶济铁路沿线农民饲养,定期派人收购,生产出质地优良、粗细均匀、容易染色的新品种。主要生产柞蚕丝、黄白生丝、黄白厂丝等,销往欧洲市场。

  到1909年,在青岛口岸十大类出口商品中,柞丝绸和丝分居出口额第二和第三位,丝绸商品出口共522.45海关两,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0%。德华沧口缫丝厂在设立过程中引入了近代西方的建厂经验、先进设备和管理模式。

  德华缫丝厂的整个建筑布局按照欧洲工厂的组织模式,在考虑到气候和现代技术条件的情况下,根据德国建筑师提供的设计图以砖石砌墙建造而成。厂房占地约5000平方米,安装了最新式纺丝和捻线机器。蚕茧栈房装配有从德国引进的新式设备,可以精心处理蚕茧,而不受雨季恶劣气候的影响。与厂房相邻的东部、南部和西部有各种库房和大厅式敞雨棚,即使下雨,这些雨棚仍能保证工人继续作业。

  在工厂北部的较远处是公司欧人职员宿舍,周围园林环绕。向北更远的地方是中国工人宿舍,未婚工人集体住在这里,男女分开。每幢宿舍约100名工人,设有楼长,管理宿舍的秩序和卫生。后又在距离工厂2公里处修建了一处工人聚居区,供已婚工人居住,有宽阔的街道和广场,每户都有一处小园子和一小片耕地。

  德国人让中国工人就近集中居住的主要意图是:让农民出身的工人认识到不必再把工厂工作看成是一桩副业,而是维持生活的基本保证,可以在工厂安心地干一辈子。整个厂区(厂房、库房、职员住房、工人宿舍和厕所)都与专门的排水设施相连接,即使在暴雨天也可迅速排走大量积水,而不致使建筑物和地面受损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该厂建有巨大的净化水槽过滤污水,截留污物和沉淀物,避免污染环境。工厂拥有自己独立的供水设施、发电厂和职工医院。

  该厂创办初期,缫丝工人都是在当地招录的,由柏林总公司派技术人员负责培训。建厂之始,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,精心挑选了100名男孩,除学习德语外,还有书法、数学、地理和中国文学等课程。在工厂开张当天,一些经过培训的年轻人就变成了教师,接着培训新招收的工人。据《胶澳发展备忘录》记载,德国人对中国工人作出如下评价,“尽管手巧能干,但缺乏系统训练。他们好学勤快,但必须严加以纪律约束和组织。”

  1902~1907年,先后有1700人通过培训进入生产岗位。对于德华沧口缫丝厂,当时德国国内对其评价存在多种声音,有些人对其发展前途持怀疑态度。最尖锐的批评来自德国出版的专业刊物《丝绸》, 上面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称:“每个跟丝绸打交道的人都知道,要经过许多年方可期待一门新兴工业繁荣起来。”

  但是德国政府及部分人认为,该厂“生产蒸蒸日上”,“就产品质量来说,完全是一流的”。据《远东劳埃德报》载,上海的一家大型英国公司认为该厂的产品“是我们看到的最好的绸子”。尽管产品质量已经过关,但是由于投入了大量资本、时间用于建厂、培训和购买设备,造成耗料较大、工效较低,最终导致德华沧口缫丝厂经营亏损,本金耗尽,于1908年彻底停业。

  1910年,曾有6名青岛和烟台的华商打算接手后重新经营,因瘟疫流行而告终。

  1913年8月,民族工商业者周学熙出资购买德华沧口缫丝厂,鉴于前者缫丝失败的经验,改建为棉纺织厂,定名“青岛华新纱厂”,成为青岛乃至全国民族工业的代表之一。